查看原文
其他

2017年度教育部优秀奖 | 渭南市文化艺术中心

2017-08-10 THAD清华建筑设计院

2017年度教育部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评选工作已圆满结束,本次评选我院有25个项目荣获不同等级的奖项,与历届获奖情况相比,获奖比例大幅提升。其中,优秀建筑工程设计共12项(一等奖4项,二等奖3项,三等奖5项);优秀规划设计6项(一等奖2项,二等奖2项,三等奖2项);优秀建筑结构1项(一等奖);优秀建筑电气2项(一等奖1项,三等奖1项);优秀水系统工程设计1项(二等奖);优秀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3项(一等奖1项,三等奖2项)。(点击查看

项目名称:渭南市文化艺术中心

建设地点:陕西省渭南市

竣工时间:2014年8月

用地面积:40000㎡

建筑面积:33942㎡

获得奖项:2017年度教育部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建筑工程类一等奖


项目概况

渭南地处关中平原东部,以在渭水之南得名。渭南人文气息深厚,是《诗经》开篇之作《关雎》的诞生地,也是司马迁的故乡。为实现建设秦晋豫黄河三角地区区域中心城市的城市总体规划目标,作为提升城市活力和完善城市功能的重大举措之一,市政府做出在规划中的行政文化区新建文化艺术中心的决定。渭南市文化艺术中心包括大剧院(1200座)、一个多功能展厅(含非遗展示传习中心)、电影院和艺术培训楼等内容,总建筑面积约3.4万㎡,投资金额3.7亿元。2009年开始建设,2014年投入运营。

该项目剧场是我国第一个秦腔剧团驻场剧场,同时能兼顾其他类别演出需要。非遗展示传习中心以15项国家级、102项省级、253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为重点。多功能厅和培训楼报告厅向社会开放,承办包括全球第六次秦商大会,秦晋豫黄河金三角项目对接会,东秦大讲堂、渭水讲坛,市委、政府工作会议各种会议,培训楼21个培训教室承担大量社会文艺培训任务,创收持续增加为场馆运营提供保障,是目前国内三线城市中少有能“自我造血”的文化艺术设施。该项目建成以来,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、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,获得文艺工作者和当地群众的好评。

技术特色

一、文化运营  策划先行

建筑师通过对剧场类建筑策划研究,以问题为先导,对目前三线城市剧场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。引导建设单位重新编写设计任务书,推动建立多方共同讨论的平台,争取获得政府批复。在进行设计之前设计团队调研了近20个二三线城市剧场,发现其在运营维护方面确实面临种种问题,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: 一是开不起门,经营定位不准,运营成本过高,剧目供给不足,消费需求不旺。二是用不起电,建筑能耗大,尤其是建筑玻璃幕墙能耗过大。如有连接多个剧场的整体集散大厅,任何一个剧场的演出都需要打开全部空调。三是赚不到钱,由于体制原因,投资仅仅按剧场本体考虑缺乏配套商业设施,缺乏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空间。四是聚不起人,一些剧场选址在城市新区,又周边缺乏社区支持。以上四个方面的问题使得很多剧场难以承担起城市文化客厅的作用,进而成为当地政府的财政窟窿。针对这些问题,建筑师提出系统的应对策略,并尝试通过建筑设计的手法、合理的功能排布、良好的空间组织,包括内部和外部空间的融合,把它真正变成一个既不会给政府添太多麻烦,也不添加太多财政的负担,又让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建筑。


二、在地营造  由里及表

渭南市文化艺术中心聚落所呈现出的形态或者说表象,是建筑策划是与建筑设计紧密联系的结果,是由里及表,本质到外观的自然呈现。第一是功能的组成——它不是一个简单的文化建筑,不是一个剧场、一个舞台、一个观众厅、一个休息厅叠加起来的结果。除了必须的功能之外,设计融入一些其他功能,比如与文化相关的内容延伸,即带有文化交流特征的会场、论坛、展厅、书店、画廊,甚至培训学校,以及融入一部分商业功能,所有这些可能性都是在前期要综合考虑的。经过对当地文化内容的调研,我们确定了文化中心由三大板块组成:一座大剧院、一座电影院和一座小剧场,看似这三个功能简单,但其实是带有可变性的。

第二是外部的形态——建筑师并不希望文化艺术中心是一个很宏大的建筑,因为它是为城市功能服务的,需要可持续地为城市做贡献。它不代表过多的政治含义,也不是政治上的象征。所以,设计刻意弱化轴线对称的关系,将三组建筑分开,形成不对称的格局。但是这一组建筑在其所在的区域是和主轴线对应的——中间的绿地处于主轴线上,绿地的一侧是博物馆,一侧是文化中心,主轴线的尽端是行政中心,那么从大的层面上这三个馆所形成的格局是均衡、对称的。除此之外,还有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:我们并不希望用一个大屋盖把这三个不同功能的建筑都罩在一起。究其原因,这三座建筑的策划出发点不同,其定位也不一样:大剧院是为了演出规模较大的剧目,电影院是为了满足民众日常生活,小剧场是带有实验性的、融入百姓生活的舞台。所以基于定位和功能的不同,完全没有必要把它们罩在同一个屋盖之下。也有人说大体量更有气势、更加宏伟,更能展示城市的整体风貌,但我们认为这种做法在当地是不恰当的,而且这三部分功能的使用特征不一样,使用的时间和频率不同,未来使用的人群也有差别。如果非要同处一个屋檐下,就需要一个共享的大门厅,这势必带来投资、使用、能耗、运营等方方面面的浪费,所以最后呈现的是三座分立的建筑,它们各成方向,互相对话,共同营造文化的场所感和根植本土的在地性。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